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工程师面试准备的关键内容,涵盖特征工程、模型评估、集成学习、深度学习等主题。重点讲解了归一化、标准化、过滤方法、包装方法、嵌入方法等特征工程技术,以及 SVM、决策树、GBDT、XGBoost 等模型。此外,还涉及准确率、召回率、P-R 曲线、参数调优等模型评估方法,以及 CNN、RNN、Attention Mechanism 等深度学习概念。
这篇文章讨论了 2022 年使用 Wayland 作为 Linux 显示服务器的体验。作者提到了一些不适合使用 Linux 和 Wayland 的场景,如依赖特定软件的用户。文章还提供了 NVIDIA 显卡的 Wayland 配置指南,讨论了 Wayland 的优缺点,包括动画效果、软件兼容性问题、远程功能差等。作者分享了解决字体大小、输入法和多屏显示问题的方法,并提供了一些特定应用(如 Steam、腾讯会议)在 Wayland 环境下的解决方案。总的来说,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在 Linux 上使用 Wayland 的实用指南,包括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。3
本文是关于同元 syslab 2022b 版本的体验报告。作者对比了新旧版本,提到新版本在安装、启动速度、主题、预加载、自动补全等方面的改进。同时,指出了加载速度慢、重量级、缺乏 Julia 版本升级方式等缺点。作者认为,对于懒人来说,syslab 是目前最好的 Julia IDE,但对于爱折腾或硬盘空间有限的用户,可能不是最佳选择。总体上,syslab 作为 Julia IDE 表现优秀,但替代 MATLAB 的可能性为零。
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Arch Linux 上配置 KDE 与 i3 结合的平铺式桌面环境。文章详细说明了安装 i3 所需的软件、将 KDE 的窗口管理器从 KWin 更换为 i3 的步骤,以及如何配置 i3 的快捷键、外观和壁纸管理。适合喜欢平铺式窗口管理器且对效率要求高的用户。
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使用 tar 命令重新打包 Docker 镜像以减小体积。首先,需要将容器的编码设置为 en_US.utf8 以解决中文显示问题。然后,通过 tar 命令排除特定目录后打包根目录,最后将打包的 tar 文件导入为新的 Docker 镜像。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减少镜像大小,但需要合理选择排除目录和镜像存放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