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就业市场寒冬来临,就不了业?那就别就了

文章讨论了当前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,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和感受,认为在“僧多粥少”的情况下,找不到工作的人不妨暂时放弃就业,选择继续深造或调整生活方式,减少消费欲望,强调工作不应牺牲生活质量。

不知不觉中,我已经两个月没有更新博客了。这段时间里,我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,尽管工作本身并不繁重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不仅完成了日常工作,还学习了 Vue 和 Vite,收获颇丰。同时,我也在工作中接触了 freeRTOS,这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。有时,我会自嘲地想,公司为何需要我这样一个“无用”之人。

在网络世界中,我经常看到人们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评论,我深有同感。从我个人的求职经历来看,形势确实不容乐观,即使你非常努力,也可能只是换来一个面试机会。去年 9 月,我开始寻找实习机会,最初申请了小米的数据挖掘岗位,但电话面试后便没了下文。后来,我幸运地获得了字节跳动的机器学习岗位实习机会,那段经历让我感到非常快乐,甚至超过了我现在的正式工作……扯远了。

当前的就业市场可以用“僧多粥少”来形容,这不是我们的错,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(如日韩)。除非你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竞争(如美国),否则我们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现实。因此,我建议,如果找不到工作,不妨暂时放弃就业。

让我们来算一笔账。假设月薪 5000 元,租房 1500 元,吃穿住行每月大约 2000 元(如果你在公司 996,很可能只能吃外卖,除非公司提供餐食)。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,你每月能存下 1500-2000 元,一年大约 1.8-2.4 万元。这是在没有任何其他开销的情况下。你一年存下的钱,可能还比不上资本家一天的收入。

但你为此付出了什么?首先是时间。如果是 955 工作制,你至少晚上还有自己的时间。如果是 996,那么你几乎没有休息时间,因为那个不用上班的周日,你可能会在刷手机和对加班的焦虑中度过。其次,你可能会忽视对家人的陪伴,夜晚回家的路上,你真的有机会和家人好好交流吗?第三,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孤单,因为生活等同于工作,你会感到自己很不自由,因为你没有任何权利。

运气好的话,生活还能勉强维持。运气不好,身体出现问题,几年的积蓄可能就会付诸东流。毕竟,你一年也就存个一两万块,在医院眼里你只是个“穷人”。

如果你家庭条件尚可,没有迫切需要你工作养家,不妨去继续深造,读硕士或博士(家庭条件差的不建议读博,这可能会加剧经济压力)。如果实在没有其他选择,可以在家做饭做家务,减少消费欲望,既然开源不行,那就节流。趁年轻多陪陪父母,有机会的话,可以寻找钱少事少的工作,但一定要调整好心态,要有“我不是非你这碗饭不可”的觉悟,这样资本家才没办法欺负到你头上。

这个时间段的市场确实很糟糕,糟糕得让人没什么可留恋的。只希望这个寒冬赶快过去,打工人能够早日得到基本的权利保障。待业的人,你们也没有错,就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。工作是为了挣钱,挣钱是为了生活,最终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。如果你为了工作失去了生活……我不评价,也许会有人觉得值得,但一定不是大多数。

所以,我认为,如果找不到工作,那就别勉强就业了,不要惯着那些资本家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使用 Hugo 构建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