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觉得矫情,再看我却泪流满面——哆啦 A 梦:伴我同行

文章回忆了作者与《哆啦 A 梦:伴我同行》的情感联系,通过电影中的时光机概念,反思了自己与逝去亲人的关系,以及成长过程中的遗憾和变化。作者感慨时间的流逝,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
哆啦 A 梦伴我同行首映于 2014 年,那时候我才初三。回想起来,那是我此前人生最幸福的时候。那时候,除了在我六岁时就去世的外婆,重要的亲人都还在身边,并且,他们都还很年轻。

在大学毕业(2017)那年的五月,我做过一个很美的梦,还为此写了一段记录:

今天做了的梦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我被卷入了一场游戏,里面的场景都是我曾经所经历过的。

第一个场景是小时候的我家,家里的陈设和印象中一模一样,是那么令人怀念。

第二个场景是小姨的家里面。

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,小姨小姨爹,老妈和外公都在家里。游戏一开始需要确定时间,所以我问外公,表弟读几年级了。外公说马上就一年级了。怪不得所有人都是年轻时候的样子,年轻的妈妈,年轻的外公。我抛下了一切,和他们一起吃饭,一起玩,一起看电视,我好想就这样一直下去。我对外公说,你以后八十多岁了还是会很硬朗,外公很高兴。在我快结束游戏的的时候,跟每个人都说了好多话。最后我抱着老妈说,妈妈,我走了。

梦里面就这么哭了,醒了发现是真的,哭得都止不住。

这幅一一告别的场景,才是我哭得原因吧。

外公老了,家人都老了,我和表弟长大了,这个梦,是对过去的自己的告别,是对养育自己的家人的告别,年轻的妈妈已经老去,本该由我担起的责任,却还没有这个能力,所以我才向她告别,感谢多年养育之恩吧。

他们都笑着让我下次再来玩,我答应了,可是现实没有时光机,也许只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在意识不能掌控自我的那一刻,我才能再次见到他们,所以在答辩的这个日子,我才会做这样一个梦,也就是

妈妈,小时候的我走了

长大的我会继续在你身边……

这是在刚睡醒时记录的,文笔不佳,零零散散,我当时很急,因为我知道,不赶快记录的话,这段梦的记忆将会很快消失。

电影里,大雄可以依靠时光机弥补许多过去的遗憾,首先,他通过时光机看望了自己去世的奶奶。

我与他很相似。外婆在我身边去世的时候,还不懂什么叫生离死别。当时的我,很想问,却又不敢问妈妈:“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外婆了?”,也许是潜意识里我知道,妈妈才是那个最伤心的人。直到外婆的葬礼结束,我才跪在外婆的坟前流下一点点眼泪。的确,一个 6 岁的孩子,还不能共情这份爱。

我没有时光机,不能回到小时候去看望健在的外婆,但我相信,外婆会和电影中一样,能够在一瞬间认出长大后的我,毕竟,她是那个最爱我的人,爱到在生命的最后一晚,都不忍心打扰到身边熟睡着的外孙。用一世长眠,换着我一夜好梦。

我没有时光机,不能将外婆带到现在,让她看一眼我的新娘,向我和我的新娘点一个头。不过,在这个重要的日子,我想她一定会请一个假,回来看我一眼。

十年前,懦弱的大雄获得了成长,四年前,逃婚的大雄战胜了心魔。在那时,我并不能完全地理解这两段剧情所代表的含义。今天重温,结合这些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,便又有了新的感悟。

十年前的故事,是战胜自我。在骨子里,我和大雄一样,懦弱,胆小。据证人(老妈)所述,我六年级的时候还会跑到她的办公室坐在她腿上写作业。不出意外的话,我会成为一个,遇到挫折便退缩,遭遇困难就放弃的人。“松”,坚韧不拔,也许我会对不起我的名字。在初中,由于一些原因极其讨厌所在的学校,所以我拼命想考到外面更好的高中,但因几分之差功亏一篑,不得不用金钱弥补。高中,我在高一努力考进尖子班,却成为班里的垫底,最后考了一个普通一本,还选到了土木专业。大学,不想认命,我努力跨考到了一所 211 的计算机专业。直到这里,我才算是到达了许多高中优秀同学的起点。所幸,最后的工作还算满意。

大雄有三个好朋友,他们一直陪在大雄身边。我的童年也有三个好朋友,我与他们一起玩游戏,玩三国杀,我以为这样的童年会天长地久。然而,我的搬家、我的不辞而别结束了这一切。记得那一年我初一,学校开始上晚自习,只有周末才有时间与朋友玩了。再加上,自己成为了一名中学生,心态上是有些变化的。于是,我与他们渐行渐远,从无话不谈到了相见无言,甚至几年后连联系方式都失去了。前不久,我联系上了其中一位,他发来语音,声音已经远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,变得成熟了。我问他,要不,等我毕业了见一见?只是还要等一年我才回来。他说,没关系,10 年都等过去了,再等一年有什么关系呢?那一天,手机差点被我的泪水泡坏。

故事的最后,成年大雄说:“我该走了,去我的静香那。”

是的,过去很美好,但终将流失。想要幸福,就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,去创造新的美好。于我而言,只希望那些过去的人们,不要忘记我,常来梦里看看我,我会很开心的。
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使用 Hugo 构建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